京ICP備14050515號? 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京B2-20210837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39339號
Copyright 2005-2023?in-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yan
jiu
cheng
guo
根據國家能源局7月底最新數據,今年,國內新型儲能高速發展,已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超過1733萬千瓦/3580萬千瓦時,平均儲能時長2.1小時;1-6月,新投運裝機規模約863萬千瓦/1772萬千瓦時,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模總和。
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PV-2005)根據公開資料整理,2023年1-9月,全國共簽約/規劃風光儲一體化項目64個,已明確的項目規模為92.56GW,已明確投資金額為4742.08億元。
初步統計,中國華電、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大唐集團、中國能建、山高新能源集團、京能集團、粵水電、三峽集團、廣州發展、華潤、湖北能源集團、廣投集團、深圳能源、中節能太陽能15家央國企簽約/規劃風光儲一體化項目43個,項目規劃規模80.67GW,投資總額3260.78億元。
除央國企的其他企業簽約風光儲一體化項目9個,明確項目規劃規模6.257GW,投資總額233.8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阿拉善能源60萬千瓦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內蒙古騰格里沙漠賀蘭山至中東部新能源基地項目等12個風光儲項目完成簽約(規劃),規模共計5.63GW,投資總額1247.48億元。
占比87.16%!
15家央國企風光儲一體化項目簽約80.67GW
據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PV-2005)統計,2023年1-9月,中國華電、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大唐集團、中國能建、山高新能源集團、京能集團、粵水電、三峽集團、廣州發展、華潤、湖北能源集團、廣投集團、深圳能源、中節能太陽能15家央國企簽約/規劃風光儲一體化項目43個,項目規劃規模80.67GW,投資總額3260.78億元。
在已明確的項目規模中,中國華電以26.05GW排名第一,國家能源集團以14.69GW排名第二,國家電投以13.17GW位列第三。大唐集團、中國能建、山高新能源集團、京能集團、粵水電、三峽集團簽約規模均超1GW。
2022年10月,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PV-2005)曾發文,2022年1-9月,全國共簽約/規劃風光儲項目64個,已明確的項目規模為121.857GW,已明確的投資金額為5101.2億元。(詳情點擊:前三季度121.857GW“風光儲”項目:中國能建、京能領跑,甘肅、內蒙古位居前列)
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PV-2005)發現,與去年同季度相比,2023年前三季度風光儲一體化項目簽約規模與投資金額均有所下降,項目數量持平,但央國企等投資企業爭相發力,勢頭依然強勁。
央國企方面,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PV-2005)通過對比中國華電、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中國能建、京能集團、粵水電、華潤7家央國企同時期簽約規模發現,中國華電、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粵水電4家企業簽約規模呈上升趨勢,中國能建、京能集團、華潤3家企業呈下降趨勢。
注:因2023年前三季度和2023年前三季度兩個時間段內,中國華電、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中國能建、京能集團、粵水電、華潤7家央國企均有風光儲一體化項目簽約規模,數據完整,故選取這7家企業數據進行參考展示。
此外,2023年1-9月,除央國企的其他企業簽約風光儲一體化項目9個,明確項目規劃規模6.257GW,投資總額233.82億元。其中,福泰集團簽約風光儲一體化項目1個,項目規劃規模2.337GW。盤江股份簽約風光儲一體化項目1個,項目規劃規模1.33GW。中能融合簽約風光儲一體化項目1個,項目規劃規模1GW,投資金額為146億元。中利集團簽約風光儲一體化項目1個,項目規劃規模1GW,投資金額為55億元。桂冠電力簽約風光儲一體化項目3個,項目規劃規模390MW,投資金額為21.89億元。龍凈環保擬由全資子公司多銅新能源投資建設黑龍江多寶山一期200MW風光項目,投資金額為10.93億元。協鑫集團簽約風光儲一體化項目1個。
值得注意的是,阿拉善能源60萬千瓦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內蒙古騰格里沙漠賀蘭山至中東部新能源基地項目、南寧東部新城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欽州市欽南區臨港工業園(金窩)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項目等12個風光儲項目完成簽約(規劃),規模共計5.63GW,投資總額1247.48億元。
備注:此類項目為所屬企業不明確的項目,或項目的投資/建設企業為多家的項目。
華北地區拔得頭籌
西北、華南地區緊隨其后
從項目所在地區來看,2023年1-9月,64個風光儲一體化項目分布于內蒙古、廣西、新疆、貴州、青海、寧夏、西藏、遼寧、廣東、湖北、江蘇、天津、河北、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南18省。
從區域分布來看,華北地區簽約(規劃)規模最多,達到33.86GW,占比37%。西北地區緊隨其后,規模為23.77GW,占比26%。華南、西南、東北、華中地區簽約規模依次為16.06GW、12.05GW、3.25GW、1.92GW,占比依次為17%、13%、3%、2%。華東地區規模最少,為1.65GW,占比2%。
具體到各省,內蒙古以簽約規模32.51GW排名第一,廣西以13.907GW排名第二,新疆以12.65GW位列第三。此外,新疆、貴州、青海、寧夏、西藏、遼寧、廣東、湖北、江蘇9省簽約規模均超1GW。
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PV-2005)通過對比內蒙古、廣西、新疆、貴州、遼寧、湖北、江蘇、河北、黑龍江、河南、山東11省同時期簽約規模發現,內蒙古、廣西、新疆、貴州4省簽約規模均呈上升趨勢,遼寧、湖北、江蘇、河北、黑龍江、河南、山東7省呈下降趨勢。
注:因2022年前三季度和2023年前三季度兩個時間段內,內蒙古、廣西、新疆、貴州、遼寧、湖北、江蘇、河北、黑龍江、河南、山東11省均有風光儲一體化項目簽約規模,數據完整,故選取這11省數據進行參考展示。
結語
1-9月,央國企仍是風光儲一體化項目投資和建設的主力,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的民營企業開始規劃或建設風光儲一體化項目,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PV-2005)相信未來的格局會迎來較大的變化,我們也會持續關注。
來源: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
為您提供專業的能源領域投資咨詢、信息咨詢及研究報告服務
聯系人:王老師
電話:010-61196016
郵箱:research@in-en.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農大南路1號硅谷亮城5號樓502#
掃碼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