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2-21 來源:國際能源網編譯
在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地區舉辦締約方大會,讓人們燃起希望,今年在巴西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將擺脫化石燃料的陰影,因為前兩屆峰會都是在主要產油國舉行的。但即使巴西面臨極端高溫和洪水,該國政府也表示希望開采更多導致氣候變暖的石油。
“我夢想有一天我們不再需要化石燃料,但那一天仍然遙遠。人類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依賴它們,”上周,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在帕拉州首府、11 月 COP30 主辦城市貝倫發表演講時表示。
本周二(2月18日),由聯邦部長組成的巴西國家能源政策委員會批準巴西加入產油國合作憲章(CoC),這是一個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相關的組織。
OPEC 表示,該協議提供了一個“促進對話和就全球石油和能源市場狀況和發展交換意見”的平臺。盡管缺乏約束性義務,但巴西加入 CoC 還是引起了氣候組織的強烈反對。
有分析認為,這對于所有寄希望于巴西政府放棄化石燃料勘探的氣候人士來說,這都是一個令人失望的挫折。
據報道,在各國于迪拜舉行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同意“逐步放棄化石燃料”后不久,巴西成為去年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投資擴張的第三大國家。
如果巴西只維持目前在產的油井,到2035年,該國石油產量將下降64%。不過,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隨著新的勘探項目即將獲得許可,巴西的石油產量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增加36%。
有人批評巴西支持石油開采,這將損害其在 COP30 上的領導地位,盧拉總統對此作出了回應。“看看美國,看看法國是否擔心。不,他們正在盡可能多地開采石油。英國在圭亞那開采石油,法國在蘇里南開采石油,”他指出,鄰國已經與歐洲跨國公司合作,從亞馬遜地區的石油中獲利。
盧拉在演講中表示,新石油勘探的利潤將用于資助能源轉型。然而,這一說法遭到了環保人士的質疑和諷刺。
2010 年,盧拉政府通過了一項法律,規定將油田石油勘探收入(當時是巴西的財富來源)投資于醫療和教育。然而,在隨后幾年的經濟危機中,政府將這些資金重新用于支付公共債務等其他費用。
自從盧拉政府開始其第三個非連續任期以來,他一直在尋求環境許可,以便在位于阿馬帕州沿海的亞馬遜盆地鉆探一口勘探油井。
在他執政初期,即2023年5月,該許可被拒絕頒發。巴西環境與可再生自然資源研究所(IBAMA,聯邦政府的環境機構)的專家得出結論,國有石油公司巴西石油公司未能提出可靠的環境影響緩解和應急響應計劃。
此外,IBAMA 主席 Rodrigo Agostinho 指出,在未首先進行沉積區環境評估 (AAAS) 的情況下勘探該地區存在風險。這包括對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熱點和受影響社區的評估,以確定潛在的環境和社會影響。
即使 IBAMA 的技術人員拒絕巴西石油公司的石油開發計劃,該機構的領導層仍可能在總統本人的政治壓力下批準鉆探。盧拉一直在考慮更換環保機構IBAMA現任主席。
要求加快水電站和高速公路等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環境許可審批的壓力已經給盧拉及其繼任者迪爾瑪·羅塞夫的左翼政府留下了污點。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亞馬遜帕拉州貝羅蒙特水電站的建設。
2011 年,該項目的環境許可證審批導致 IBAMA 總裁被解職。該項目嚴重影響了亞馬遜河的一條大型支流欣古河,而且沒有征求依賴這條河生活的土著社區的意見。巴西最高法院后來承認該項目侵犯了他們的權利。
最近,由于該地區水文狀況多變,加上水庫基礎設施規模不足,大壩的發電量還不到預計的一半,這使該項目的經濟可行性受到質疑。
現在,政府希望通過削弱 IBAMA 的評估程序來加快亞馬遜盆地鉆探的環境審批。通過總檢察長辦公室發布的法律意見,礦業和能源部 (MME) 成功縮小了環境評估的范圍。
其主要論點之一是,盡管土著社區抱怨噪音嚇跑了他們賴以生存的獵物,但 IBAMA 不能要求該地區采取緩解飛機噪音污染的措施。
另一項被法律推翻的要求是進行沉積區環境評估,這是 MME 一直拒絕實施的一項工具,因為它可以確定應限制石油勘探的區域。
隨著大部分許可程序被簡化,IBAMA 的最終決定現在取決于該公司的應急響應計劃。巴西石油公司的申請最初被拒絕,其依據之一是該公司沒有制定在發生石油泄漏時拯救野生動物的計劃。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該公司在阿馬帕州海岸建造了一個野生動物救援中心。該計劃仍是最后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其批準將決定是否授予許可證。
環境部政府官員告訴氣候之家,他們擔心該許可證的頒發可能向該地區潛在的化石燃料投資者發出重要信號,因為國家石油局已經宣布將于6月拍賣亞馬遜盆地同一地區的另外47個石油區塊。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財經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財經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財經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
20條信息永久閱讀權限
60條信息永久閱讀權限
150條信息永久閱讀權限
350條信息永久閱讀權限
注:請仔細核對手機號以便購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