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2-10 來源:國際能源網
2024年12月10日上午,“荒漠區光伏電站規劃與生態設計”邊會在利雅得《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中國館”舉辦,邊會由清華大學社科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寧夏龍源新能源公司聯合主辦。本次邊會由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首席技術專家、國際業務部主任姜昊和清華大學社科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何繼江博士主持。
本次邊會旨在深入探討光伏與土地荒漠化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實踐經驗和創新思路,推動新能源在全球土地荒漠化治理中的應用。同時,本次邊會發布光伏電站促進荒漠化治理發展倡議,啟動光伏生態協同創新實證基地和科學研究平臺。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前副執行秘書長Pradeep Monga先生視頻致辭。Monga 先生首先回顧了UNCCD秘書處與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之間簽署的關于“可再生能源促進生態修復和可持續生計”的諒解備忘錄,以及在推動可再生能源轉型方面的緊密合作。接著他提出“土地-光伏+”模式在中國的推廣和應用,助力中國雙碳目標和全球可再生能源轉型。最后他感謝寧夏中衛市馬洪海市長邀請其擔任以騰格爾沙漠6GW光伏電站項目為核心的光伏生態協同創新示范基地的顧問。Monga先生強調,在“土地-光伏+”模式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面,“單打獨斗,走得快;攜手合作,走得遠。”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科技委員會官員郭瑜富在致辭中強調了多部門合作、創新和企業參與在防治荒漠化和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LDN)方面的關鍵協同作用。通過將土地退化與風能和光伏能源項目的發展相結合,中國展示了太陽能發電站建設如何積極促進荒漠化防治工作。他指出清華大學聯合其他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啟動了REPER合作平臺,為光伏與生態系統融合的科學和政策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國家林業與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司二級巡視員潘兵為現場嘉賓和觀眾致辭,指出中國在全球率先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雙縮減”,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為全球增綠貢獻最大的國家,為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模式。中國的土地退化零增長與風電光伏的建設結合到了一起,光伏電站的建設對促進荒漠治理做出了重要貢獻。最后,他強調各地方政府、大型能源企業、和高校科研單位之間的跨部門的溝通和協作,包括大量的科學研究,對光伏與生態協同至關重要。
中衛市馬洪海市長視頻致辭,馬市長首先分享了中衛市作為中國受風沙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經過70多年的不斷探索,創造了以五帶一體為代表的“中衛沙坡頭”治沙模式。其次,馬市長指出,中衛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發展沙漠旅游、沙漠農業、沙漠光伏產業,逐步走出了一條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向世界展示了防治荒漠化的“中國方案”和“中衛模式”。最后,馬市長宣布中衛將依托騰格里沙漠這6GW光伏電站項目打造光伏生態協同創新實證基地,開展科學研究、技術實證和科普教育。馬市長向世界各國來參加大會的代表們發出鄭重的邀請,歡迎大家到中衛參觀指導。
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文斌在致辭中分享了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在光伏治沙領域的不斷探索,包括與清華大學等數家機構聯合開展西北六省區風光電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科學考察。他承諾治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將積極為會員企業,地方政府做好服務,把中國光伏治沙的成果不斷推陳出新。
在中衛市光伏生態協同創新實證基地啟動儀式上,清華大學、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中國林科院、中科院等單位的10位專家獲得中衛市光伏生態協同創新實證基地專家委員聘書。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王偉營先生發表了“中國荒漠地區新能源與生態協同發展”的主題演講。著重介紹了新能源與生態協同發展,包括協同發展模式,創新技術、協同發展效果等方面。最后他指出中國荒漠地區新能源基地“農光互補”“林光互補”“牧光互補”模式形成了產業與生態的良性循環,這種綜合性治沙方案,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寧夏中衛市林草局劉天平局長做了主題為“荒漠化治理模式創新:從五帶一體治沙模式到光伏治沙創新”的視頻演講。劉局長向大家介紹了中衛市在過去半個世紀防沙治沙領域的豐碩成果和寶貴經驗。他指出中衛市將從加快推進工程治理、創新光伏治沙技術、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三個方面努力,積極開展“三北”工程建設為主體的荒漠化防治工作,為全球荒漠化環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寧夏經驗和中衛力量。
龍源寧夏公司艾進才董事長介紹了龍源寧夏公司在騰格里沙漠光伏基地光伏治沙設計與生態效益,并和大家視頻分享了該基地在光伏治沙技術、產業融合和生態改善方面的發展。
內蒙古頤祥杰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虞毅博士發表了“規模化防沙治沙的綠色低碳模式”的主題報告。虞博士詳細介紹了規模化防沙治沙的背景、綠色低碳治沙模式、生物降解沙障治沙技術、近自然植被修復、產業治沙、規模化效益與應用前景等方面。最后虞博士還通過視頻展示了規模化防沙治沙的生動案例。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首席技術專家、國際業務部主任姜昊先生作了“中國能源轉型與中阿可再生能源合作”的主題報告。姜主任首先分析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接著他詳細介紹了中國—阿拉伯國家可再生能源合作的背景、阿拉伯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北非地區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以及合作重點開展工作。最后,姜主任對中阿可再生能源合作進行了展望。
十一科技海外服務部執行部長陳思宇先生向大家介紹了“十一科技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納曼干5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陳思宇先生介紹了十一科技新能源項目業績和光伏樹,最后著重介紹了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5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包括項目基本情況、生態建設,以及光伏熊貓沙龍等。
中國電建中東北非區域總部沙特國別副代表闞成先生做了“中國電建海外光伏項目建設實踐經驗分享”報告,向觀眾展示了海外光伏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項、生態保護、技術發展以及實踐成果。
最后,龍源電力和清華大學社科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宣布,中衛市龍源電力騰格里沙漠光伏基地成為清華大學—UNCCD REPER合作平臺研究伙伴。
本次邊會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的機制下舉辦,邀請了中國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嘉賓共同圍繞荒漠區光伏電站規劃與生態設計進行交流,未來將繼續推進光伏和生態的協同效應,實現在荒漠區光伏對生態、經濟、社會的多重賦能,助力中國的能源轉型和全球可持續發展。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