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1-21 來源:國家能源之聲
11月1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頻道(CCTV-13)在《東方時空》八點檔,播出《聚焦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新聞,展示國家能源集團天津公司盤山電廠創新升級及延壽改造項目。
在天津公司盤山電廠,一些主設備通過升級改造延壽了30年,它是將原有的兩臺530兆瓦俄制超臨界機組升級改造為國產高效超超臨界機組。
把升級前后的發電機組進行對比,雖然外觀看不出來太大差別,但改造完成后,機組供電煤耗降低了14%,供熱能力提高了兩倍以上。一起來看看老機組是如何通過“換心”煥發新活力的?
煤電機組升級改造
“換心”后延壽30年
盤山電廠兩臺530兆瓦機組是我國最早一批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設備是蘇聯生產。工廠已經運行了28個年頭,機組設備老化、能耗高,并且距設計壽命也只有兩年時間。為了充分利用機組的價值,最大限度減小燃煤機組關停造成的損失,盤山電廠開展機組創新升級及延壽改造。
國家能源集團天津盤山電廠副總經理 王九崇:原來這個位置布置的是一臺勵磁機,現在改成碳刷這種勵磁方式(靜止勵磁),節省了空間,目前這屬于我們國內主流的一種先進技術。
創新升級及延壽改造項目是在合理利用原有系統、設備和主廠房框架等基礎上,采用國內先進技術,將現有兩臺530兆瓦俄制超臨界機組升級改造為國產高效超超臨界機組。
國家能源集團天津公司副總經理 潘夏清:通過整體延壽改造,機組將再次進入新的生命周期,可繼續服役30年,這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通過創新升級機組整體延壽30年的在役煤電項目。
項目的投運有效填補了我國電力裝備升級改造的產業空白,為國內外老舊燃煤發電機組跨代升級、延壽改造探索新路徑、提供新思路。
電廠換“心”一組運行一組改造
交叉難度大
盤山電廠的創新升級與延壽改造項目,不同于一般基建和檢修工程。項目需對兩臺機組進行有序拆除與重建,且在施工期間,需確保另一臺機組單獨運行時供電、供熱、供汽的安全穩定。這給工程建設增加了不少難度,他們是如何克服的呢?
國家能源集團天津盤山電廠工程技術部經理 鄧金波:我們充分結合現場施工環境變化動態完善拆除方案,有效克服了整機拆除施工風險高、工作難度大、無經驗借鑒等因素,拆除總重量超2萬噸,拆除電纜1200余公里,相當于北京到上海的直線距離。同時,保障了2號在運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
項目在改造過程中,技術人員采用參數跨代升級、大容量供熱、深度調峰、熱電解耦、回熱優化等創新升級技術,進一步提高了機組的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和靈活性,實現了老舊裝備的升級換代、機組的技術參數及指標整體升級。
國家能源集團天津盤山電廠副總經理 王九崇:這次改造,我們這個汽輪機的級數,包括效率都有很大提升。改造以后汽輪機的熱耗大約是7243千焦,原來大約是8300千焦,折合成煤耗,每度電降低45克煤。
煤電低碳化改造是大勢所趨
煤電作為我國電力供應的主體,其設備更新和升級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專家表示,對我國現有煤電機組開展延壽改造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是大勢所趨。目前國內多家煤電企業開展了延壽改造評估并獲得延壽運行許可。
盤山電廠創新升級及延壽改造項目比國內新建工程大概投資節約了44%,是目前國內性價比最高的大型火電廠。兩臺機組每年可以節約標煤22萬噸,改造之后機組的供熱能力提高了近兩倍,不僅能夠滿足天津薊州區的供熱需求,而且還增加了外供2000萬平方米的供熱能力,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完美結合。
相比新建煤電機組,低碳化改造尤其是延壽升級改造是更為經濟和短周期的方式,成本低,見效快。
據統計,2030年左右是煤電機組延壽高峰期,屆時我國約有接近1億千瓦的煤電機組達到設計壽命,約占煤電總裝機量的10%,到期機組的關停和延壽策略對于確保電力系統安全、如期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國煤電領域設備更新市場規模巨大
近年來,國家在電力設備節能降碳、提高能效、回收利用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我國煤電領域設備更新市場規模巨大。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截至2024年9月底,我國煤電裝機容量11.8億千瓦,占我國總發電裝機的37.3%;2024年前三季度,煤電發電量4.1萬億千瓦時,占我國全口徑發電量的54.4%。煤電以不足40%的裝機占比承擔了全國70%的頂峰保供任務和近80%的調節能力,仍發揮著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的“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有力保障了我國民生用電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通過電力設備更新升級,有助于提高設備能效,降低能源消耗,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能源資訊一手掌握,關注 "國際能源網" 微信公眾號
看資訊 / 讀政策 / 找項目 / 推品牌 / 賣產品 / 招投標 / 招代理 / 發文章
掃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國際能源資訊網無關,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能源資訊網”!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能源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內容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400-8256-198
20條信息永久閱讀權限
60條信息永久閱讀權限
150條信息永久閱讀權限
350條信息永久閱讀權限
注:請仔細核對手機號以便購買成功!